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白孟尧 通讯员 胡玉芬)暑期以来,竹溪县共青团县委团支部在全县开设23个暑假“爱心托管班”,覆盖11个乡镇,服务留守儿童700余名。以“安全托管+多元成长”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实现了“家长放心、儿童开心、社会认可”的良好成效,为少年儿童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温暖亮色。
夯实基础,筑牢托管服务“压舱石”。托管班成功的关键在于前期扎实的准备。竹溪县共青团县委团支部精准摸排需求,动态调整服务点位,从首期20个点位扩展至23个,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二期开班16个,让更多孩子能就近享受服务。同时,强化岗前培训,明确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安全规范,提升团队应急处置能力。更整合党群服务中心、青年之家等现有资源,规范化打造托管阵地,募集物资完善设施,为托管服务筑牢根基。
课程赋能,搭建多元成长“大舞台”。围绕青少年成长需求,托管班构建起“基础服务+特色培育+实践体验”的三维课程体系。每日2小时的作业辅导,帮助500余名孩子解决学习难题,配套的图书角引导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特色课程更是精彩纷呈:汇湾镇的“人生大拍卖”课程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龙坝镇邀请非遗传承人教授麦秆画制作,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西关社区的经典诵读课程让典籍“活”起来。实践体验活——“重走长征路”红色教育、科协科普宣传、手工制作等,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潜能。
凝聚合力,激活服务效能“强引擎”。托管班的顺利运营离不开多方力量的支持。62名来自返乡大学生、村(社区)干部、教师等群体的志愿者,加上4支高校支教团队,组成了专业多元的服务队伍。为保障安全,严格落实安全信息日报告与点位巡查制度;联合应急管理局、红十字会等部门,将“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为开班第一课,通过30场专题培训,提升孩子们的自救互救能力。
守护成长,营造关爱氛围“浓磁场”。安全是托管服务的底线。构建“制度+教育+巡查”三维防护体系,推行“1+N”人员保障模式,严格落实全程监管,开展应急演练,专项督导组排查整改隐患,实现服务零事故。对志愿者的关怀同样到位,通过日常走访和集中慰问解决实际困难,评选“优秀志愿者”并纳入青年人才库,激发服务热情。此外,托管班的精彩活动被学习强国、荆楚网等省市县媒体报道40余篇,志愿者的心得感悟在公众号推送,不仅展现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更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其中,让关爱氛围愈发浓厚。
竹溪县暑期“爱心托管班”用实际行动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为孩子们的暑假画上了欢乐而有意义的句号,也为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下一步,竹溪县将以此次暑期托管服务为基础,持续深化“爱心托管”品牌建设,推动服务常态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
编辑:张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