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头”重生记——“百名法官访千企”助力企业破茧成蝶

时间:2025-08-11 19:57 来源:我的宜昌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2025年7月,沉寂两年多的“林老头”粉丝重新出现在华中地区超市货架上,熟悉的包装让老顾客们惊喜不已。从破产边缘到产值800万元的逆袭,背后是宜昌两级法院在“百名法官访千企、司法护企优环境”活动中的精准司法服务。

1

长阳法院法官走访“林老头”公司。 聂莹 摄

8月8日

记者从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

今年4至6月

宜昌两级法院

407名法官走访企业1001家

收集意见建议千余条

推动80条细化措施落地

让“无形资产”重获新生

“如果当时没买到商标,现在就看不到‘林老头’重回市场!”7月30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法官陈淑芬回访企业时,湖北林老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章石阳感慨道。

成立于2009年的湖北任森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林老头、红薯妹、薯之恋等5个商标。公司前期发展势头迅猛,在全国建立大流通及商超销售渠道3600余家,产品覆盖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旗下“林老头”粉丝以“久煮不煳汤”的口碑风靡市场。

2022年5月,该公司因资不抵债申请破产,“林老头”也随着破产清算逐渐消失。

2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法院破产合议庭在走访中发现,尽管企业资产所剩无几,但“林老头”商标仍具市场价值。“破产程序不能一破了之,要为企业寻找‘生路’。”合议庭法官与管理人反复研判后,决定通过司法拍卖盘活这一无形资产。然而,商标质押登记成为“拦路虎”。法院联合管理人、专业机构多次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沟通,最终完成过户手续。原企业职工章石阳成功竞得商标,注册了新的企业,并在“府院联动”机制支持下,租用破产企业原厂房启动生产。

2025年上半年企业产值达800万元

还带动了30个就业岗位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从“坐堂问案”到“上门服务”

“林老头”的案例并非孤例。在点军区,一家民营建筑企业因工程款纠纷与农民工僵持不下。点军区法院法官转变工作方式,不“坐堂问案”,而是多次到工地现场勘察、精准核算,最终促成双方以4.7万元达成和解,连带化解了另一起执行积案。“法官主动上门,帮我们省下了诉讼成本和时间。”企业负责人坦言。

3

五峰法院法官走访中药材种植基地。戈儒未 摄

这种“下沉式”服务正是宜昌两级法院今年以来开展的“百名法官访千企 司法护企优环境”活动的核心。活动中,法官们走进车间、工地,实地评估涉诉案件对企业的影响。宜都市法院在回访某高岭土公司时发现,其用地纠纷源于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联合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乡政府协调,法院推动行政机关为企业补办林地转用手续,最终实现“撤诉不停产”。近3年,该院涉企行政案件调解撤诉率达62%,其中“双向回访”机制功不可没。

“访”出真需求“办”出实效

走访不是走过场,而是为了精准纾困。宜昌中院营商办将1500余条企业意见归纳为20条合理化建议,涵盖立案、执行、普法等六大领域。针对企业诉求,法院编印《企业经营法律风险防范案例指引》,精选28个典型案例,为企业发展提供风险预警、合规指引。对于知识产权保护需求,法官在回访“林老头”时专门宣讲商标维权策略。

4

2025年5月,枝江法院董市法庭审判团队前往宜昌益久红龙家具配件有限公司进行走访。 谢蓉 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宜昌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开展以来,回访了解到全市近三年涉诉的受访企业75.1%经营状况良好,仍有10.4%的企业面临困难,法院将持续跟踪反馈。

5

5月29日,三峡坝区法院刘卓彬院长走访宜昌长机科技责任有限公司。张覃文丹 摄

正如“林老头”的涅槃重生,司法护企不仅需要破解法律难题,更要激发市场活力。如今,走进长阳白氏坪开发区的生产车间,粉丝生产线忙碌运转,“林老头”的故事正成为宜昌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张新名片。

编辑:陆兴敏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