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李强)当前,十堰已全面进入主汛期,七上八下也是“坨子雨”等灾害性天气高发期,6月30日,“应急使命·2025”十堰市防汛抢险救援综合演练在竹溪县举行,11个科目锤炼防汛真功夫 。
本次演练模拟持续强降雨与过境洪水叠加,引发山洪、滑坡、通信交通电力“三断”、城市内涝及人员受困等多灾种并发险情。设置灾情报送、人员转移、立体侦测、“三断”抢通、山体滑坡救援、水域救援、应急排涝、防疫消杀、舆情导控等11个实战科目,共调集应急、消防、民兵、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应急力量等30余支队伍、300余名精锐人员、100余台套专业装备参演。
演练中,依托直升机、无人机、热成像仪、无人测流船、声呐探测仪等先进装备,精准实施灾情立体侦察;综合运用单兵图传、公专网卫星便携站、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短波通信系统等技术手段,有效破解“三断”通信难题;灵活运用水下破拆、桥降救援、拦截网、T型绳索等实战技术,高效开展差异化救援行动;调度应急指挥车、通信车、电源车及“龙吸水”等特种保障车辆,形成全方位抢险处突支撑能力。通过新技术、新战法的深度应用,有效构建了新型应急处突能力体系。
竹溪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李章军表示,本次演练组织严密、准备充分、要素完备,呈现三个方面特点:一是实战导向鲜明,场景设置紧贴实战;二是科技赋能显著,精准侦测灾情,破解“三断”通信难题,技术支撑作用突出;三是协同机制高效,彰显了统一指挥、高效协同的应急体系优势。
编辑:陆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