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 (通讯员 林加锋)想要快速了解一个地方?那就去它的博物馆吧!就像房县,这座素有 “秦陕咽喉,荆湘屏障” 美誉的古城,悠悠岁月里,智慧的房陵先民孕育出跨越千年的房陵文化,为后世留下星罗棋布的文化遗址、古韵盎然的名胜古迹,以及难以计数的珍贵文物,其中青铜器更是房县出土文物中的 “主力军” 。
走进房县博物馆,2000多件文物静静陈列,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气息。而东汉青铜摇钱树作为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存在。
摇钱树,这个充满世俗祈愿色彩的名字,其实是现代人的叫法。在遥远的古代,这件青铜器名为 “柱铢”,“铢” 是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它本是特定的陪葬器皿,承载着古人引领死者灵魂踏入死后仙界的祈愿,至于祈求财富,那是现代人为它赋予的新寓意。
1975年,房县红塔镇的一座汉墓开启尘封,这尊青铜摇钱树重见天日。除去底座,整棵树由青铜精心铸就,通高84厘米,自上而下分为顶饰、树干和树枝三个部分。顶端,人形稳稳立在圆形钱币之上,周身小龙纹饰环绕,神秘又庄严;中部,圆柱体树干被巧妙分为五段,5组人像浮雕有序排列,人物目光笃定、神态安详,接节处的长方形孔隙,是连接树枝的关键所在;树枝呈扁平薄片造型,宛如剪纸镂空般精巧,整体形似振翅欲飞的凤凰,灵动飘逸。最下层树枝上,猿猴俏皮站立,做出摇钱姿态,憨态可掬,为这件庄重的文物添了几分生活意趣 。
文物是历史的无言史官,默默见证往昔,也鲜活展陈当下。这尊青铜摇钱树,不仅是房县先民天马行空想象力的结晶,更是巴蜀文化与鄂西北地域文化交融共生的铁证。其精湛卓绝的冶金铸造工艺、美轮美奂的艺术造型,无一不彰显着先民们的非凡智慧与创造力,等待着每一位访客,去揭开它背后的历史密码 。
编辑: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