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长平:深山走出的“玉米大王”

时间:2024-07-26 18:43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剑锋 喻波 通讯员李光 王雪 今年3月,被评为一季度敬业奉献类十堰好人楷模的十堰市农科院玉米育种研究所副所长余长平,追梦18年,如候鸟般奔走在十堰和海南两地,主持选育了多项玉米新品种并推广应用,被誉为深山走出的“玉米大王”。

三伏天,天气闷热潮湿。中午最热的时候,市农科院玉米育种研究所副所长余长平却和同事们一起,一头扎入玉米试验田。

余长平说:“最近持续阴雨,造成授粉工作耽误了,现在抓紧时间来把授粉的工作做一下。”

其实,像这样冒酷暑,战高温,高强度地劳作,对于余长平来说都是工作常态。

余长平说:“高峰期,一般都是从上午10点多一直做到下午5点,中午就在地里吃点泡面。授粉时跟蜜蜂一样,满天跑,抢时间!

余长平和玉米有着解不开的缘分。1983年,余长平出生在郧西县关防乡沙沟村一个农民家庭。2002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毅然选择了与农业相关的专业,想通过自己学习农业方面的知识,来改变家乡落后的种植面貌。

农村长大的孩子,对于山区玉米种植的难点和痛点,有着切身感受。

余长平说:“原来老品种产量比较低,每亩一年收300余斤。有的山太高,寒潮来得较早,玉米成熟不了造成绝收,一年的口粮都没有了。

2006年大学毕业后,余长平来到市农科院参加工作,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一干就是18年。在市农科院玉米占地60多亩的试验田里,余长平和同事们种下了玉米选育的希望和梦想。

余长平说:“基地建成后土质很差,土壤比较板结,就在外面收一些农家肥、有机肥,来进行改良。

如今,整个试验田已经由单一的选种育种,发展到青贮玉米品种筛选、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密度试验、春玉米品种展示及产量鉴定试验、春玉米及夏玉米自交系选育等五个试验区。其中,农业部提倡的玉米密植高产试验,是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一个项目,密度由每亩4000、5000株做到1000株。

提高玉米的单产、让玉米早熟、抗倒伏、抗病,这是余长平针对十堰山区特点制定的选种育种目标。为了这一目标,他几乎每天早上6点就要下田,一干就是一整天。

余长平说:“除了株高和穗位,还要记载抽雄期、散粉期、吐丝期等近20项数据,工作繁琐单调。几百个数据,隔两三天就要记1次。”

由于气候原因,在我市,做玉米育种一年只能做一季。为此,余长平申请,每年冬季到海南试验基地,开展两季玉米育种工作,加快育种进程。18年来,他如同候鸟般往返于十堰海南两地,没有在家过过一个春节。

余长平的妻子肖丽丽也是研究所工作人员,结婚十几年来,家里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人身上。

肖丽丽说:“有时候,老人孩子一起生病,自己还要工作,当时觉得很无助,但是还是坚持着。”

多年来,余长平累计开展玉米南繁面积600余亩,撰写种植育种材料8万余份,在海南 组配出玉米新组合10万余个。主持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郧单23”、“郧单25”等先后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郧单25和达美5号在湖北省及西南地区试验推广种植14.6万亩,助农增收3500余万元。我市的玉米育种水平多年位居全省领先行列。

余长平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进行指导,把良种、良法、增产增收的农业科技知识送到农民手中,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

追寻18年,梦想已成真。

市农科院副院长叶青松说:“余长平同志长期从事玉米育种工作,特别是选育高山玉米新品种,在西南片区、云贵川和我市的高山地区玉米增产增效,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每亩增收100公斤以上,为我们粮食安全和中国人端牢自己的饭碗,做出了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贡献。”

余长平说:“下一步将以高产稳产抗逆优质和更贴近市场需求为育种目标,打造玉米新品种,为山区农民增产增收。”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