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连海关所属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在监管进境航班时,1名入境旅客在通过海关固定式核辐射监测门时引发报警。
经现场关员复查,该旅客携带的一袋“保健石”核辐射超标,辐射量达105微西弗每小时,超出现场本底值1050倍。
仪器分析结果显示为放射性物质钍-232,该物质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类致癌物清单。
对此,网友评论表示:
“同航班太惨了”
“这哪里是保健石,这分明是夺命石”
“求同航班乘客的心里阴影面积”
而这位旅客,已不是第一个把核辐射超标的“保健石”带回国的人了,此前也有海关查获核辐射超标“保健石”。
据法治日报2023年7月5日报道,沈阳海关所属沈阳桃仙机场海关在监管进境航班时,发现一名旅客通过海关固定式核辐射监测门时引发报警,现场关员遂对其拦截进行复查。
经查,该旅客携带的15条黑色椭圆石头制、性状近似鹅卵石的“保健石”项链核辐射超标,辐射量达到46.85微西弗每小时,超现场本底值468倍。经放射性核素分析,该“保健石”中含钡-133、钍-232两种放射性核素,其中钍-232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类致癌物清单。
据悉,该旅客计划将15条“保健石”项链赠送给亲朋好友。境外卖家称,该“保健石”项链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养生保健、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等功效。
此前,在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旅检现场,由日本到大连进境的一对母女,在通关的过程中触发了核辐射报警。经过排查发现,年轻女孩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有一块所谓“深海能量石”,核辐射值为112.4微西弗每小时,超现场本底值1000多倍。
据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检疫监管科工作人员介绍,把这块石盘带在身上一天,相当于在医院做117次X光胸透的辐射计量总和。
近年来,多地机场海关先后在入境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中查获了“保健镭石”、“保健腰带和手串”、放射性超标节油卡、放射性超标能量石等物品。根据相关规定,对于进境放射性超标物质,海关将根据情况移交相关部门或责令退运。
“海关发布”提醒:
旅客购买海外商品时,应主动了解商品成分信息,谨防携带核辐射超标物品进境,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危害自身健康!
来源:河南疾控
编辑: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