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药就是激素,会损伤孩子气道?

时间:2021-12-09 09:56 来源:人民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吸入疗法是哮喘治疗的主要途径

秋冬交替,天气骤冷加气候干燥,门诊咳嗽、喘息的患儿越来越多,除了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雾化吸入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

对于雾化治疗,一部分新手爸妈总会问我一些相同的问题,比如“雾化是什么?没听说过。”“我家孩子都严重到需要做雾化啦?”“做雾化会损伤孩子的气道,我还是选择吃药吧!”“雾化药就是激素,我们不用!”“小孩子还可以做雾化么,这个不是只能大人做么?”等等。

01什么是雾化治疗?

雾化吸入疗法是指用专用雾化装置将吸入药物分散成液体或固体微粒即气溶胶形式,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吸气时随气流进入呼吸道及肺内,使得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达到洁净、湿化气道、局部和全身治疗的目的。

雾化吸入疗法具有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无创伤、痛苦小、安全性等优点,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1]。

其中,直径1~5 μm的药雾微粒最为适宜,>5 μm的微粒,则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终经吞咽进入体内;而<0.5μm的微粒虽能达到下呼吸道,但在呼吸时,90%药雾微粒又可随呼气而排出体外[2]。

图1.射流雾化、滤网式(mesh)雾化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及2017版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均指出,糖皮质激素是控制气道炎症最有效的药物,推荐吸入疗法为哮喘防治的主要途径,并强调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哮喘长期控制的优选一线药物。

此外,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感染后咳嗽以及非哮喘性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儿童慢性咳嗽疾病中,ICS亦是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02儿童常用的雾化药有哪些?

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3]

ICS是目前最强的气道局部抗炎药物,通过对炎症反应中的一系列细胞和分子产生影响而发挥抗炎作用。

代表药物: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二丙酸倍氯米松等,其中以布地奈德起效最为迅速。

药物特点:

①直达气道或肺部,在使用后的第1、2小时内对呼吸症状和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比口服或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更为显著;

②可有效缓解喘息等症状,解除气道痉挛,控制气道炎症,抑制黏液高分泌;

③使用剂量小、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口服或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

ICS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长期研究表明,低剂量ICS对儿童生长发育、骨质代谢均未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局部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口腔念珠菌感染,因此,雾化后务必用清水漱口。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4]

根据起效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分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与ICS 具有协同作用,是解除支气管痉挛、治疗急性喘息的主要药物。

代表药物:SABA: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LABA:福莫特罗、沙美特罗。

SABA是目前最有效、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支气管舒张剂,适用于各年龄段的儿童。心率过快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首选特布他林,其对β2受体的选择性强于沙丁胺醇,使得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LABA多应用于儿童哮喘的缓解和维持用药。

非选择性胆碱能受体拮抗剂

可分为短效胆碱能受体拮抗剂(SAMA)和长效的胆碱能受体拮抗剂(LAMA),雾化药中以SAMA为主,其作用为松弛气道平滑肌,舒张支气管,抑制气道腺体的黏液分泌。抗胆碱能药物的支气管舒张作用弱于β2受体激动剂,对中央气道的作用强于对周围气道的作用。

代表药物:异丙托溴铵等。

其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咽喉刺激、咳嗽、口干、恶心等。

粘液脓栓或粘液分泌物是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雾化吸入粘液溶解剂可以降低痰的粘稠度,并使之液化而易排出。

代表药物: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等。

由于氨溴索的雾化剂近期才上市,尚未普及,取而代之的是使用注射剂型的氨溴索雾化,这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有肺部感染、诱发哮喘等风险。而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存在特殊的臭味,对鼻咽和胃肠道有刺激,其不良反应为鼻液溢、胃肠道刺激等。

使用粘液溶解剂雾化,如果病人不能适当的排痰,应做体位引流或支气管内吸痰等方式将痰排出,以免分泌物潴留阻塞气道。

4.重组人干扰素α1b[5]

重组人干扰素α1b是一种新型的抗病毒药物。此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2-5 (A)合成酶、蛋白激酶PKR、MX蛋白等多种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达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并能有效预防病毒侵袭和感染的发生。

目前,雾化吸入法在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表明,给予患者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能有效干扰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并迅速清除病毒,同时增强纤毛的运动功能,缓解气道梗阻症状,具有见效快、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等特点。

[6]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吸入高渗透性的盐水可减轻黏膜下水肿,改善粘液性状,促进气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恢复,此外高渗盐水通过促进纤毛运动或者诱发咳嗽来提高气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缩短病程时间。

03雾化的操作方法

①取坐位或半卧位,小婴儿适当抬高头部。

②雾化吸入的时间选择饭前半小时或者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以免引起呕吐,雾化前不要涂抹油性面霜。

③操作前清理孩子口腔和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雾化药能顺利通过。

④治疗时尽量保持间歇性深吸气,如频繁咳嗽应暂停吸入,待呼吸平稳再进行,雾化吸入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每天可做1~4次,雾化结束后尽量半小时后喝水或进食,确保雾化药的吸收。

⑤雾化结束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减少药物在口咽部的残留,降低局部念珠菌感染率,并且还要清洗脸部,减少药物在面部皮肤的吸收,雾化面罩可用温水烫洗,晾干后再使用。

04总结

儿童雾化治疗指数高、安全性好,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做雾化前一定要去医院检查,因为根据不同情况,选用的雾化药物不同、使用的药物剂量不同以及每日雾化的频次也不同。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急诊医学学会,中国急诊专业联合体.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J].中国急救医学,2018, 38(7):565-574.

[2 ]申昆玲,邓力,李云珠,李昌崇,向莉,刘恩梅,刘瀚旻,刘传合,陈强,陈育智,陈志敏,陈爱欢,何庆南,张建华,尚云晓,俞善昌,洪建国,郝创利,赵德育,钟礼立,殷勇,崔永耀,盛锦云,鲍一笑.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8年修订版)[J].临床儿科杂志,2018,36(2):95 -107.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4]国家卫生计生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呼吸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儿童喘息性疾病合理用药指南[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19):1460-1472.

[5]张垚,孙新,张国成.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20,31(4):466-469.

[6]李光璞,赵京.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8):607-610.

本文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 段朱岩 吴珺


编辑:陈琦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